首页

女女恋脚专区社区

时间:2025-05-25 20:45:55 作者:加拿大多伦多举行第二届“茶和天下”·雅集活动 浏览量:44596

  中新社北京4月12日电 题:华侨华人如何助力中国武术在海外“落地生根”?

  ——专访首都体育学院教授孟涛

  中新社记者 吴侃

  半个多世纪前,李小龙让全世界认识了中国“功夫”。时至今日,武术热潮仍在延续。中国武术海外传播的进程中,华侨华人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中有人在海外建立武馆武校,不仅传授武术技艺,也传播武术文化。华侨华人何以成为武术“在地化”传播的主力军?当前中国武术的海外传播呈现怎样的格局?首都体育学院教授孟涛就此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中国武术的海外传播经过了怎样的历程?整体上看呈现什么样的格局?

  孟涛:中国武术的海外传播经历了漫长历程,在古丝绸之路上,中国武术就曾以各种形式与外国文化相遇。如今,武术已成为在国际上极具标识性的中华文化符号。

  1929年,爱国侨领陈嘉庚邀请由永春白鹤拳师组成的“闽南国术团”到南洋巡演,在当地引起轰动。后来很多拳师由于各种原因留在了东南亚一带,他们以教拳为生,对闽南武术的海外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1936年,中国武术代表团的柏林奥运之旅,对武术亮相世界舞台具有里程碑意义。1974年,中国武术代表团访美演出发挥了“武术外交”的作用。1982年,全国武术工作会议提出了“武术要开展国际交流,积极稳步地向国外推广”的要求,此后越来越多的武术团体赴世界各国开展交流和援外执教,还有大批具有武术特长的运动员、教练员和民间武术传人等走出国门,传播武术技艺和文化。

2023年1月27日,菲律宾北部城市碧瑶举办盛大游行活动,庆祝中国春节,菲律宾青年在现场展示中国武术。张兴龙 摄

  整体而言,当前中国武术的海外传播已形成立体化、全方位格局。目前国际武术联合会拥有158个会员国家和地区,武术被列为2026年达喀尔青奥会正式比赛项目,太极拳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海外民众对武术的认知度和认可度在不断提升。

  中国武术的海外传播也有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地区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仍存在,东南亚国家对武术的认知度和认可度总体上高于欧美国家;竞技武术获得很好的传播与推广,相比之下蕴含深厚文化底蕴和独特技法的传统武术则显得有些落寞;武术海外传播仍缺少“在地化”传播人才,也导致了难以持久和深度传播等问题。

2024年3月22日,螳螂拳非遗传承人王勇在山东省青岛市崂山书院教授国际友人螳螂拳身法。王宇轩 摄

  中新社记者:在中国武术海外传播的过程中,李小龙是很重要的人物,他对中国武术的海外传播作出怎样的贡献?

  孟涛:李小龙是我们在谈论武术海外传播时绕不开的重要人物,他对于中国武术在海外的传播功不可没。20世纪70年代,李小龙凭借其功夫电影《唐山大兄》《精武门》《龙争虎斗》《猛龙过江》以及拍了一半的《死亡游戏》名扬海内外。他精湛的武艺让海外观众大开眼界,在全世界范围掀起“功夫热”。

  李小龙13岁时被父亲送到叶问门下拜师学武,19岁远赴美国攻读哲学与心理学,求学期间他依然勤奋习武练拳。他以开放的视野和包容的心态吸收了日本空手道、韩国跆拳道、泰拳、西洋拳等各家之长,结合他曾练习的咏春拳、螳螂拳、洪拳、少林拳等,创立了独树一帜的截拳道。在美读书期间,他还在西雅图开办了自己的第一所武馆“振藩国术馆”。

2013年6月15日,李小龙铜像在洛杉矶中国城正式亮相,吸引不少李小龙的粉丝前往观看。钟欣 摄

  李小龙曾塑造众多鲜活的角色,通过精彩的武打场面展示了功夫绝技,同时也宣扬了他的武术理念。比如在《龙争虎斗》中,他在回答师傅之问时阐释了“把技巧隐于无形”的武学最高境界。银幕之外,李小龙也是一位武术家和哲学家,他是第一个公开教授外国人中国武术的人,他的弟子遍布全世界;他的哲学理念“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强调武术不应被固定的招式和技巧所束缚。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李小龙的横空出世,让习惯以高高在上姿态看待华人和亚裔的西方社会为之震撼。他成为好莱坞银幕上第一位亚洲英雄,改变了以往华人在好莱坞出演丑角、配角、坏人的命运,也改变了中国人在西方人眼中“孱弱”“落后”的陈旧形象。

  中新社记者:华侨华人在中国武术海外传播过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能否以华人移民在美国传武的历程为例展开说说?

  孟涛:华侨华人是中国武术海外传播的重要力量,他们将武术带到世界各地并推广传播开来,可以说华侨华人是武术“在地化”传播的主力军。最初,华侨华人在海外传武主要是自卫防身和生存所需,如今,他们已经由为了生存被动地进行武术技术传播,转变为主动地开展武术文化传播。

休斯敦释行浩少林功夫学院掌门人释行浩在教授美国孩童少林功夫。中国的国粹少林武术受到美国年轻一代的喜欢。贾忠 摄

  具体而言,当前华侨华人传播武术的路径和人员构成都更加多元。从路径上看,既有高水平竞技武术传播,也有扎根学校的武术教育传播,传统武术馆校的传播水平也在逐渐提升;从人员构成上看,传播武术的华侨华人中既有出生在海外的华裔后代,也有一些从国内专业队退役后,受邀赴国外执教的专业运动员和教练员,人员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升。

  以华人移民在美国传武的历程为例,19世纪中期,华人移民随着加利福尼亚州的“淘金热”成规模地来到美国,这些“金山客”中不乏武艺精湛之人。那时武术主要在唐人街里流传,以自卫防身为目的,很少传授其他族裔。我曾对几位美国武术圈中的前辈进行访谈,美国华林寺的创办者陈培回忆,初到美国时曾在其叔父餐馆打工,常遇到吃饭不付钱的顾客,他的一身武艺在保护餐馆利益时派上了用场;美国伯克利大学武术俱乐部创始人方国旋在谈到早期武术在美国的境况时说,那时华人大多聚居在唐人街,走到外面难免遭到欺负,这时候就不得不打。

2023年1月22日,中国农历新年正月初一晚,美职篮(NBA)金州勇士队在主场迎战布鲁克林篮网队的比赛中,小演员在金州勇士队主场旧金山大通中心表演中国武术。刘关关 摄

  如今武术在美国已被不同肤色、不同族裔的人所熟知。武术也不仅仅是防身的技击术,其文化内涵和健身作用更多地被挖掘,很多美国大学还开展对太极拳在促进健康、慢性病干预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武术在美国的传播已经华丽转身,实现了多平台、多路径、科学化的传播与发展。

  中新社记者:中国武术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如何将一招一式背后的哲学思想和深厚文化传递给海外民众?

  孟涛: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经过近200年的传播发展历程,武术国际传播格局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在武术传播者心中逐渐觉醒,他们在注重武术技艺传播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将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传递给海外民众。

  如何让海外民众更好地了解武术背后的文化内涵?一是要探索新的传播模式和路径。发挥新媒体在武术国际传播中的作用,打造优质的武术传播话语内容,特别是武术典籍、学术著作以及影视作品等的对外译介,要在数量和质量上进一步提升。

2024年1月12日,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龙泉四小,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传统武术。刘贵雄 摄

  二是要加大武术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力度。一方面,要为在海外推广武术的华侨华人搭建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使他们从单打独斗向协同发展转变;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国内专业体育院校的资源优势,着力培养既有武术特长、又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武术传播人才。

  三是要深度挖掘武术的当代价值,满足海外民众的现实需求。用科学的方法和海外民众听得懂的语言阐释武术的拳理、技法和健身价值等,让他们亲身体验武术带来的身心变化,让武术走进千家万户,真正在海外“落地生根”。(完)

  受访者简介:

  孟涛,北京市优秀教师,首都体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属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带头人,长期致力于武术教育与跨文化传播等领域的理论与实践工作。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北京市教委高水平创新团队项目等不同级别的课题多项,出版《武术“丝绸之路”》等学术专著及教材10余部。

【编辑:李润泽】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侨乡“碰撞”民营经济发祥地 侨媛访温州感知华侨经济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指示中提出两个‘着力’,其中之一就是‘着力推进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这是总书记对亿万老年人的深情牵挂和对老龄事业的高度重视。”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虚拟养老院负责人薛梅说。

当黄埔“招商大年”遇见广州投资盛会

如今,该院窗口排队人数减少60%,门诊患者满意度测评从88.6%提高到94.5%,患者术前等待时间自56小时缩短至34小时。

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紧密互动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合作建设上述项目的江西云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查翔宇说,此系统平台的建设,可为呼吸慢病诊治医院及相关医生集团建立数据中心,共建平台型呼吸疾病防控机制及健康管理服务体系。

广州从化创新招商方式 携手香港赛马会开展招商推介会

王欣瑜在挑落2号种子佩古拉后,首次跻身1000赛八强。此后,她又在决胜盘3:5落后的情况下完成逆转,战胜亚历山德洛娃晋级四强。

【每日一习话】让湿地公园成为人民群众共享的绿色空间

浏阳市林业局局长 肖柏林:不仅能实现林火监测全覆盖,而且还能多角度监测林木分布密度情况,及时进行调整,从而促进林木生长,提升森林质量。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